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《罐子的声音》(精选10篇)
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,总归要编写教案,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,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。那么问题来了,教案应该怎么写?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《罐子的声音》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《罐子的声音》 篇1活动目标:
1、让幼儿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,让罐子发出好听的声音。
2、引导幼儿辨别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,发展听觉能力。
3、让幼儿获得探索的快乐。
活动准备:
装有核桃、红豆、米的罐子若干、空罐子若干、《幸福拍手歌》、标记牌、黑板、桌子三张、椅子分三组摆好。
活动过程:
一、导入,让孩子自己发现探索怎么样罐子会有声音。
1、老师出示一个空易拉罐,摇一摇,问:“这个罐子里有东西吗?”“你怎么知道没有东西的?”(没听到声音)
2、老师转身在罐子里放进一个核桃,摇一摇:“现在里面有东西吗?”“为什么?”(有声音所以有东西)
3、老师带了好多罐子,你去找一个里面有东西的罐子,请幼儿用耳朵找到一个有东西的罐子玩一玩。用耳朵去找找那些罐子是有声音的,找好了带回座位上。(让孩子自己体会声音)
二、通过听声音,引导幼儿分辨罐子里面的东西是否一样。
1、老师摇一摇罐子,大家来听一听罐子里的东西是不是一样,大家来为罐子里的东西找朋友啊。
玩游戏:教师根据罐子的声音把幼儿分成三组坐下。
(1)老师叫一个学生摇罐子,大家通过罐子的声音来分辨里面的东西是否一样。
(2)老师摇罐子,谁是我的朋友?你是我朋友吗?(让学生自己分辨声音)(三个好朋友坐在了一起,分成一组)
(3)最后三个幼儿分成一组,好朋友坐在一起
2、让幼儿了解每个罐子中的材料以及特点。
(1)罐子里面有米宝宝,核桃宝宝,红豆宝宝。
(2)你们刚刚拿的是什么宝宝?自己拿回自己的罐子宝宝。
三、引导幼儿再次巩固罐子里不同材料发出的不同声音
老师举出不同的卡片,不同组进行回应摇罐子.(通过老师唱歌,加快速度,摇罐子)
四、延伸探究活动
听听想想,罐子里没声音就代表没物品吗?出示装有纸的罐子,摇一摇,没声音,为什么?
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《罐子的声音》 篇2艺术活动:
罐子的声音(演奏)
活动目标:
1、辨别不同的物品在罐子里发出的不同声响,尝试让罐子发出好听的声音。
2、学习边听音乐边有节奏地演奏,在听听玩玩中发展音乐听觉。
活动准备:
(1)核桃、红豆、米三种物品,分别装在八宝粥的空罐子里。
(2)音乐《好听的罐子》,播放器。
(3)标记牌。
活动过程:
(一)摇摇听听。
引导幼儿找找、摇摇:哪些罐子是有声音的?罐子为什么会有声音?(里着装着东西)摇晃不同的罐子,发出的声音一样吗?为什么?
(二)听听猜猜。
1、提问:听听,罐子里的声音,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?
2、引导幼儿摇摇罐子,听听发出什么声音,然后打开罐子,看看分别是什么东西?
3、请幼儿为自己的罐子找相同的声音的朋友。
4、引导幼儿先摇摇一个罐子,罐子里装的是什么,然后将标记牌放在相应的罐子前面。
(三)听听玩玩。
1、幼儿分组一拍一下的有节奏的轮流摇自己的罐子,教师指导幼儿体验怎样摇罐子才能发出好听的声音。
2、教师清唱歌曲《好听的罐子》,指挥幼儿在唱到自己罐子时一拍一下有节奏的摇动罐子,为歌曲伴奏。
3、播放音乐伴奏,教师边唱《好听的罐子》边指挥,幼儿手持不同的罐子为歌曲伴奏。
4、幼儿交换罐子演奏。
(四)师幼小结、交流。
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《罐子的声音》 篇3活动要求:
1、辨别不同的声音,发展听觉。
2、在听听玩玩中,让罐子发出好听的声音。
活动准备:
核桃、红豆、米、录音机、《快乐歌》音乐、标记牌
活动过程:
一、听听摇摇
1、找找;那些罐子是有声音的。
2、罐子为什么会有声音?
二、听听猜猜
1、有的罐子里放了核桃、红豆、米。
听听,你罐子里的声音,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?
2、为自己的罐子找相同声音的朋友:
A、一孩子上来摇,相同的声音和它在一起。
B、老师摇,和老师相同的声音,在一起。
C、剩下的听听,是一样的声音吗?
三、听听玩玩
1、看比标记牌,轮流摇自己的罐子。
2、有节奏地摇。
3、听清唱《快乐歌》摇。
4、听音乐摇。
四、延伸:听听想想,罐子里有核桃,怎么没有声音呢?
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《罐子的声音》 篇4活动目标:
1.让幼儿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,让罐子发出好听的声音。
2.引导幼儿辨别不同的物体发出的不同的声音,感受音乐的乐趣。
3.能大胆参与探索活动,感受给人带来的快乐。
4.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,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。
5.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,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。
活动准备:装有米、红豆、核桃的罐子若干,空罐子若干,《幸福拍手歌》、标记牌、黑板。
活动过程:
一、导入过程教师摇动手中空罐子,引起幼儿注意教师:听听,罐子里面有东西吗?你怎么知道没有的啊?没有东西就没有声音么?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到底有没有东西。
二、基本部分
1.小魔术吸引幼儿注意。教师:那现在我要来变一个小魔术(将事先准备好的核桃装入罐中,摇动)你们再听一听,有没有声音啊?猜一猜,里面有东西么?
2.幼儿选取罐子教师:现在老师这里有那么多罐子宝宝,你去找一个里面有东西的罐子宝宝,罐子宝宝都封住的不可以打开,今天要用你的小耳朵去找找哪个罐子宝宝里面是有东西的,你拿一个有东西的罐子宝宝去坐到位置上好吗?赶快来找找。教师:摇一摇你们的罐子宝宝,里面都有东西吗?
3.为罐子宝宝分类教师:听一听,你的罐子宝宝发出的是什么声音,和旁边的小朋友的罐子宝宝的声音一样吗?我们来为罐子宝宝找朋友好吗?这样他们就不会孤单了。
(1)为第一种 ……此处隐藏3221个字……p>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《罐子的声音》 篇8
活动目标:
1、 让幼儿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,让罐子发出好听的声音。
2、 引导幼儿辨别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,发展听觉能力。
3、 让幼儿获得探索的快乐。
活动准备:
装有核桃、红豆、米的罐子若干、空罐子若干、《幸福拍手歌》、标记牌、黑板、桌子三张、椅子分三组摆好。
活动过程:
一、听一听摇一摇
1、老师出示一个空易拉罐,摇一摇,问:“这个罐子里有东西吗?”“你怎么知道没有东西的?”(没听到声音)
2、老师转身在罐子里放进一个核桃,摇一摇:“现在里面有东西吗?”“为什么?”
(有声音所以有东西)
二、听一听猜一猜
1、老师请幼儿用耳朵找到一个有东西的罐子玩一玩。
2、为自己的罐子找声音相同的朋友,教师根据罐子的声音把幼儿分成三组坐下。
3、让幼儿了解每个罐子中的材料。
三、听一听玩一玩
四、延伸探究活动
听听想想,罐子里没声音就代表没物品吗?出示装有纸的罐子,摇一摇,没声音,为什么?
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《罐子的声音》 篇9教学目标:
1、识别不同物体放在罐子里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。
2、锻炼孩子的认知感官能力。
3、增强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,体验游戏的乐趣。
教学准备:
1、十二个分别装有米、豆、和核桃的罐子
2、游戏图卡
教学重难点:
1、重点是培养孩子的认知感官能力
2、、难点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参与游戏,并遵守游戏规则
教学过程:
一、 导入
1、 出示一个空罐子问“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罐子,你们来猜一猜罐子里有东西么?”
2、 “你们是怎么知道罐子里没有东西”引出———耳朵听见没有声音,是用耳朵听的。
3、 放入一颗核桃,让幼儿再听一次。“现在,老师要变魔术了,你们再来听一听,里面有东西了么”
4、问“为什么有东西了”引出——听见了,有声音就是有东西了。
二、孩子参与
1、让孩子每人拿一个罐子“现在,桌子上这么多罐子,你们来选择一个肚子里有东西的的罐子。”强调:“罐子是封着的,不可以看的,用耳朵听一听,用耳朵找一找”
2、“找到了么,找到就坐回去”给孩子时间用耳朵探索罐子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。
3、分辨声音“请保护好罐子宝宝,如果罐子宝宝一直发出声音就会哑掉的~现在小朋友们听一听罐子宝宝一样吗?”
4、找朋友,找出一个孩子摇罐子,请其他小朋友听,一样的站出来成为好朋友。“不一样对吧,那我们来找找朋友好么,现在我要请一位小朋友出来,听听他的罐子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样的~和他一样的请站出来~找到好朋友会很热闹的,找不到就会很孤单哦”
5、一样的小朋友坐在一起,成为好朋友。成为好朋友的可以“干杯”增加乐趣。
6、请孩子们把罐子重新以朋友一组的形式放会桌子,最后一组不用再找,分别摇动听一听那个不同的。老师摇三种不同的罐子问“这里面的东西一样么?”“不一样,今天老师在罐子里放了三样东西,大家来瞧一瞧认识么?
7、出示 米 红豆 核桃 的图卡,“你来猜一猜谁是核桃宝宝?”分别摇动三种不同的罐子,问罐子是什么宝宝“这是核桃宝宝么,这是什么宝宝?”分组“你是什么宝宝,现在你是什么宝宝就把你刚才的罐子宝宝拿回去”
全部拿回去以后,教孩子按照老师的节奏摇动罐子
8、游戏,掌握节奏以后,要求大家不要出声,“我们来做游戏了,现在我们来玩警察叔叔红绿灯的游戏”将图卡翻过来,并说“现在我把哪个翻过来,哪个宝宝就用力晃动罐子宝宝四下好么?其他罐子宝宝不要发出声音,如果哪个罐子宝宝没有遵守规则,他就要被请回到桌子上休息哦。
9、按节奏出示图卡,几轮以后,全部出示一起快速的晃动。
10、结束,送罐子宝宝回家。
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《罐子的声音》 篇10【活动目标】
1、让幼儿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,辨别不同物体发出的不同声音。
2、引导幼儿根据指示牌要求行动,并能随音乐较有节奏的表演。
3、让幼儿体验声音给人带来的快乐。
4、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,体验游戏的愉悦。
5、学会积累,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,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。
【活动准备】
1、罐子32个、红豆若干、核桃若干、米若干。
2、指示牌红豆、米、核桃。
3、音乐。
【活动过程】
一、谈话导入
1、教师出示空罐子,摇一摇
师:看看今天顾老师带来了好多好多的罐子?
师:罐子里面有东西吗?(幼:没有!)
师:你怎么知道没有?(幼:没有声音)
师:没有声音可能罐子里没有东西,打开罐子看看到底有没有东西哦!
2、老师转身在罐子里放进一个核桃,摇一摇
师:顾老师要来变魔术了,你再来听听里没有声音?
师:现在里面有东西吗?
师:你是怎么知道的?(幼:有声音所以有东西)
3、师小结:有声音了,有声音就是里面有东西了对吗?
二、听一听、猜一猜。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,辨别不同物体发出的不同声音。
1、游戏挑罐子——教师请幼儿用耳朵找一个有东西的罐子玩一玩。
师:我这儿呀有这么多的罐子,考考小朋友的耳朵谁的最灵?找一个里面有东西的罐子。罐子都封住的不可以打开的噢!今天用耳朵找一找哦!
师:谁的罐子里有东西的?
师:大家都有的啊!
师:罐子宝宝保护好,罐子宝宝一直发声音声音也会哑掉的哦!
2、听辨声音,为自己的罐子找声音相同的朋友,教师根据罐子的声音把幼儿分成三组坐下。
师:罐子宝宝都有声音对吧?里面的声音一样吗?听听,你的东西和他的东西一样吗?那我们来给罐子宝宝找找朋友。
①选出一名幼儿找声音相同的罐子宝宝。注:先请一个罐子里是核桃的宝宝上前,因为核桃的声音最容易辨认。
师:我们先来请一个朋友,给你罐子里的东西找一个好朋友,找不到好朋友很孤单的哦,仔细听哦!
师:先听听他的,他来给你找了,谁是他的朋友?是他好朋友赶快站上来。
②教师拿大米罐子找朋友,因为大米与核桃声音差别大。
教学反思
本节课,幼儿对活动很感兴趣,学习积极性很高,课堂气氛活跃,能充分调动他们动手,动脑和动口的能力,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听觉能力。能达到教学目的。
不足:可能在最后加上一些品德教育效果会更好一些。(如:声音虽然好听,但在别人休息或工作的时候,我们不能发出太大的声音,以免影响别人……)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