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学的日记汇编15篇
时间过得真快,一天又将结束了,相信你会领悟到不少东西,何不趁现在赶紧写一篇日记。你所见过的日记应该是什么样的?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的日记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这一单元,我们学了分数和加减。学的`和以前不同了,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。你可能会问,这应该怎么算呢?那就要用到通分了,怎样通分呢?通分就是找出两个分数的公因数,把分母都化成它们的最小公倍数,这就是通分。
通分完了之后,就很容易做了。还有做完了千万不要忘了化简。
一天,爸爸给我100元钱,我开心的跳了起来!我马上去了超市,啊!人可真多呀!首先,我买了一个小的望远镜一个20元,我给了100,阿姨找了我80元。
我又买了6本书一共45元,我给了50元,找我5元。
我又买了个火箭乐高一个35元,我给了阿姨35元。
我开开心心的回家了。
生活中,处处有数学。例如:买菜啦!买文具啦!量布等等,都需要用到数学。
这个学期,老师教啦一个新知识,是小数的乘法和除法。这个知识,可帮啦我大忙啊!
昨天晚上,我妈妈一起去买桔子。桔子是1、8元一斤,妈妈买啦4·5斤,本应该付钱8·1元。可是营业员粗心大意,不知道怎么算的,算成啦9元钱。还好我利用啦这个学期新教的'知识,在脑子里算过一便后,马上纠正啦营业员的失误。
不仅营业员阿姨夸我聪明,这么小都会小数乘除法啦,而且在回家的路上,妈妈还表扬我,给她省啦0·9元,并且学过的知识能在生活中活用。
是啊!要是没学好这门数学,以后损失的不只是这0、9元,或许是几百,几千,甚至上亿呀!
有一天,我和妈妈去买衣服。夏季的衣服开始大减价。
店里的'衣服琳琅满目,各式各样,却有一点让我奇怪,“是衣服质量不好吗?是衣服不好看吗?是衣服自己不喜欢吗?”有人可能会这样问。我可以告诉你们,通通不是。是因为衣服前都挂着打折牌。
我问妈妈:"妈妈,打9折好,还是打1折好?”妈妈笑咪咪地说:“当然是1折好了."“为什么”我有些迷惑不解。"我来教你。”“妈妈说,”如果衣服是100元的话,打3折,用100元乘以0.3等于30元,这30元是怎么来的呢?是把300元去掉一个0就行了。”
生活中处处有数学,只要动脑筋,就可以把问题解决。
20xx年xx月xx日 星期x 天气xx
今天,我在小区的门卫耐心地等着爸爸买酒回来。忽然,保安开口了,说:“小朋友,马上就是植树节了,我们海琴园小区可能要植树,我来问你一个问题好不好?”当时我吓了一跳,保安也要问我问题。保安叔叔接着问我:“我们一共要种18棵树,有两边,平均每边要植几棵树?”我迅速回答:“9棵树。”保安听了,高兴地跟我说:“小朋友,你真聪明。”
过了一会儿,爸爸赶回来了,保安在爸爸面前大大地夸奖了我一番,我听了,心里美滋滋的。
哦,原来这就是张老师教的`除法呀。我还会列算式呢。
18÷2=9(棵)
今天早上,老师把数学练习册发下来,我一看,“怎么错了一题应用题?”我惊讶地说。又仔细一看,原来少写了一步换算呀。我仔细地想了一想,20400米应该等于多少千米呢?20400÷1000=20.4(千米)哦,
原来是20.4千米,我便把20.4千米填了上去给老师批,老师看了说:“340×60的得数的单位应该是米,而不是千米。”我看了看,原来是上面一个算式的`单位写错了。我又改了,这才给老师批了呢。
今天是我第一次给老师批两次,以前一次就可以给老师批好了。我觉得我们要一次就可以给老师批的才是好学生,所以我以前在杨市是中上等。
10月10日星期三晴
今天我在家做家务,爸爸看了很高兴,爸爸奖励了我50元。让我去超市买自己想买的`东西,我加上存钱罐的7元3角一共57元3角,和爸爸来到超市,一进超市发现里面有好多人。
去二楼看到有布娃娃,我买了一个小象布娃娃,又有零食,我买了一包吸吸冰一共要了28元,57元3角元减去28元还有29元3角,我又买了一个奶片和冰棍一共要了4元,29元3角减去4元还剩下25元3角,最后我又买了个橡皮泥要了3元5角,25元3角减去3元5角,还剩下21元8角,回到家我把剩下的钱存进了攒钱罐内。
小数点的头虽然小,但是我知道小数点的.作用并不小。
比如说,3.80元,少了小数点,不就变成了380元了吗?3.80元跟380元的差别是多么大呀。这么一比较,不就看得出,小数点的作用有多么大了吗?
很多同学书写时经常会把它(小数点)漏掉,那么这个数就不是你本来想写的那个数了。所以我们让这个大错误别再犯了。
毫米、厘米、分米、米,都是神奇的长度单位,在数学里它们会给你很多知识,下面我就给你讲个故事吧!
一天,毫米、厘米、分米、米,来到广场。米看见高大的楼房说:“我能量出高大的楼房,分米你能吗?”分米说:“我是不能,可是我能量小朋友的.书包,尺子呀!你能吗?”厘米和毫米交了好朋友,厘米说:“你可太小了,10个你才是一个我呀!”毫米说:“是呀,我也太小了。”毫米、厘米、分米、米都笑了。
昨天,倪老师教了我们一个新的知识,叫长度单位,我很感兴趣。令我最感兴趣的是,为什么红笔量讲台有9枝这么长,而用米尺量黑板只有4把米尺那么短。后来倪老师说因为测量标准不一样,我才明白了为什么不一样。倪老师要我们把数学书翻到第2页,一题一题地讲下去,讲到最后一题的'时候,我感到很奇怪:这个方块怎么会移动呢?原来倪老师用到了一种巧妙的办法,就是用食指代替方块。我试了试果然行通了。
数学真是奇妙啊!
今天我整理抽屉的时候找到了各种各样的尺子。有卷尺长2米、皮尺长150厘米、还有好几把长度不同的直尺,有的长30厘米、有的长20厘米、有的'长18厘米、还有15厘米的。我把它们换算成新学的分米和毫米。2米=20分米=200厘米=20xx0毫米;150厘米=15分米=1500毫米=1米50厘米;30厘米=3分米=300毫米;20厘米=2分米=200毫米;18厘米=180毫米;15厘米=150毫米。
通过以上换算我加深了对米、分米、厘米和毫米的认识。
有道题目,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——冬冬上街买菜。突然,一个小朋友想跟她交朋友,问她今年几岁。冬冬笑了笑,说:“把我的年龄加上7,除以4,乘3,减2,正好是10,你说我几岁?”那个小朋友听了,答不上来。
我一读完题目,就照着冬冬的话把它整理成了一个算式:{[(□+7)÷4]×3}-2=10,再把{}里的运算看成被减数,用10+2得出{}里的运算结果是12,然后又把[]、()里的'运算分别看成因数、被除数去算,很快就得出□+7=16,于是,我就知道了冬冬今年是9岁。老师听了我的分析,一边点头一边夸我:“余嘉轲,果然聪明!”
20xx年X月X日晴天
我起床刷牙时看到了杯子是圆的,之后我去洗脸时发现脸盆也是圆的,中午吃饭时我发现碗也是圆的。我这时觉得很奇怪:为什么这些器皿都有一个特点,那就是都是圆的?之后我又观察了许多器皿,我发现器皿几乎全都是圆的`!这使我想到难道是我看花眼了?我开始怀疑自己,于是我擦了一下眼皮又重看了一遍,没有看错,是真的。
一天,我在《哈佛经典思维游戏大全》上看到一道有趣的题目,题目是这样的:在古代欧洲某个地方有这样一个规定;商人带着商品每经过一个关口,就要被没收一般的钱币,再退还一个。有一个商人,在经过10个关口之后,只剩下两个钱币了,你知道这个商人最初共有多少个钱币吗?
我列了一道算式:2-1=1(个)1X2=2(个),也就是说我减去了关口退还的一个钱币,剩下了没有被没收的那一半,再把那一半乘以二,算出的结果还是两个钱币。
不管怎么算,算出的得数都是2,所以这名商人最初就只带了两个钱币,而且他不管经过多少关口,他的`手上依然会有两个钱币。
星期天,我和爸爸去买菜。
我们来到卖西红柿的地方,爸爸问:“多少钱?”老板说“1元2角1斤。”“我买3斤。”爸爸说道。老板称啦3斤。爸爸问我“你算一算,一共要多少钱?”我想:容易,1.2乘以3,不就等于3.6元吗!我爽快答道:“3.6元。”爸爸幽默地说:“恭喜你,答对啦!”爸爸付啦钱后,来到啦卖菜的地方。他问:“这白菜多少钱1斤?”女老板说:“1元5角。”爸爸又问我:“我买2斤,现在我有5元,老板该找回我多少钱?”我想:1.5乘以2等于3元,5元再减3元,那就等于2元。”我答道:“找回2元。”爸爸说:“YES!”
走出菜场,我恍然大悟:原来,数学在生活中也是常常用到的`。
文档为doc格式